新北景點

新北市是中華民國的一個直轄市,位於臺灣北部,環繞台北市,並與基隆市、宜蘭縣、桃園市接壤。新北市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史前時期,當時包括平埔族和泰雅族等原住民居住於此。進入清朝時期後,新北市的前身屬於淡水廳,後來在1875年設立臺北府,標誌著大臺北地區的治理開始。新北市現劃分為29個行政區,其中以板橋區為行政中心。這裡的景點與其豐富的歷史和文化密切相關,提供了多樣化的旅遊體驗。

新北市的特色景點包括九份老街、平溪天燈、瑞芳夜景、板橋林家花園等。新北市幅員橫跨大,有豐富的山水觀光資源,山區自然風光,例如烏來區的溫泉和三峽區的山景,提供了豐富的自然體驗。水線特色則以淡水區為代表,淡水河沿岸的風景和海岸線景觀吸引了許多遊客。新北市的熱門景點不僅展現了其自然美景和文化多樣性,也體現了其對旅遊業的重要性。這些景點結合了新北市的多元地理環境,從山區到沿海地區,為遊客提供了多樣化的旅遊選擇。

活動公告
▌本月活動|2025年3月全台活動
▌近期節慶|全台焦點活動
▌週六活動|2025/3/29活動整理
▌週日活動|2025/3/30活動整理
▌追蹤我們| Facebook(分享請私訊)、 Google News
新北景點

新北景點查詢

新北活動資訊

新北景點介紹

萬里區景點介紹

萬里區發展可追溯至1626年,最早有漢人定居並形成聚落。清朝時期隸屬不同行政區,日治時期為萬里庄,戰後改為萬里鄉。萬里景觀豐富,包含野柳風景特定區、瑪鋉溪沿岸自然景觀及漁村文化。著名景點「女王頭」吸引遊客,當地亦致力於漁村文化保存,使旅人能體驗傳統與現代交融的特色。

金山區景點介紹

金山區早期為凱達格蘭族「金包里」社群居住地,因盛產硫磺而被稱為「採硫之地」。清康熙年間漢人開墾,雍正時形成街市,日治時期改名「金山」。金山擁有豐富的自然與人文景觀,包括金山溫泉、金包里老街、燭臺雙嶼、獅頭山及法鼓山、朱銘美術館等。遊客可漫步老街、泡湯、參觀宗教藝術機構,體驗歷史與自然之美。

板橋區景點介紹

板橋區發展可追溯至清康熙年間,最初為凱達格蘭族擺接社的生活範圍。1721年漳州移民開始墾殖,乾隆年間人口聚集,日治時期成為海山郡行政中心。板橋擁有豐富的文化與商業特色,包括板橋林家花園、板橋第一公墓、新板特區等。旅遊推薦包含參觀歷史建築、探索商圈、品味夜市美食,展現板橋獨特的文化與經濟魅力。

汐止區景點介紹

汐止區發展可追溯至17世紀初,最初為凱達格蘭族「峰仔峙社」所在地。乾隆年間形成聚落,嘉慶時因基隆河潮汐影響改稱「水返腳」,日治時期改名「汐止街」。基隆河曾是當地重要的貿易路線,促進茶葉與礦產交易。汐止擁有豐富的自然與文化景觀,如汐止老街、五堵鐵路隧道及科學園區,讓遊客能體驗傳統與現代交融的獨特魅力。

深坑區景點介紹

深坑區的發展可追溯至清代,地名「深坑仔」源於其地形。乾隆年間,泉州人許宗琴率先開墾,隨後高、黃、陳姓家族陸續遷入,並與原住民互動後逐步發展聚落。深坑以老街、茶文化、豆腐產業聞名,結合自然景觀與歷史遺產,讓遊客能體驗傳統與現代交融的魅力。

石碇區景點介紹

石碇區的發展可追溯至清代,地名「石碇」可能源於小船停泊時繫石為碇,或因溪中多石作為墊腳石。石碇曾是淡蘭古道的重要驛站與茶路起點,吊腳樓與不見天街為其獨特景觀。石碇以老街、茶文化、淡蘭古道等聞名,擁有姑娘廟、五路財神廟等古蹟。近年來觀光發展協會推動特色店家與社區導覽,讓遊客能體驗傳統與現代交融的魅力。

瑞芳區景點介紹

瑞芳區的發展可追溯至清代,早期名為「柑仔瀨」,因基隆河渡口成為宜蘭、台北與九份間的交通樞紐。清末九份發現金礦,吸引大量採礦者,因當地一間名為「瑞芳」的商店成為補給與休息站,「瑞芳」遂成為地名。瑞芳區曾是台灣重要的採煤、採金重鎮,現以瑞芳老街、九份老街、金瓜石礦業遺址等景點聞名。區內三面環山一面臨海,自然景觀優美,「水、金、九」旅遊路線結合水景、金礦遺址與老街文化,展現瑞芳的多元魅力。

平溪區景點介紹

平溪區的發展可追溯至清代,早期為凱達格蘭平埔族的活動地。平溪以豐富的自然景觀與礦業遺產聞名,推薦景點包括平溪老街、台灣煤礦博物館、菁桐坑、十分寮,以及境內的36座瀑布。平溪亦因天燈活動聞名,成為融合歷史、文化與自然的旅遊勝地。

雙溪區景點介紹

雙溪區的發展可追溯至荷蘭殖民時期,當時為平埔族活動地,被稱為「三貂社」。清代閩南移民進入開墾,並發展農業與商業,連元喬被視為開基祖。雙溪以豐富的自然與人文景觀聞名,推薦景點包括雙溪老街、莊貢生古厝、雙溪教會及北勢溪森林步道。此外,雙溪以山藥、香菇、海芋等農產品聞名,展現其獨特的農業文化。

貢寮區景點介紹

貢寮區的發展可追溯至早期的平埔族聚落,當時稱為「kivanowan」(基瓦諾灣),意指重返登陸。後來地名「槓仔寮」源自凱達格蘭平埔族語「KONA」,意指捕獵陷阱附近的草寮。今日貢寮以福隆海岸、舊社遺址、貢寮海洋音樂祭等著稱,結合漁業文化與自然美景,是兼具人文與觀光價值的區域。

新店區景點介紹

新北市新店區的歷史可追溯至清朝,當時名為「大坪林庄」,嘉慶末年開設新商店區,得名「新店」。新店區依賴新店溪的水源發展農業,並以碧潭風景區和新店老街等自然與人文景點著稱。區內從裕隆汽車到科技業的發展,展現了傳統農業到現代科技的轉變。

坪林區景點介紹

新北市坪林區的歷史可追溯至清朝乾隆末年,當時稱為「坪林尾」,地形平坦,四周環山。最初開發由北至南,並以淡蘭古道為主要交通路線,隨著噶瑪蘭的開發,區內逐漸有多條交通路線。坪林區的景觀以自然美景和茶文化為特色,旅遊推薦包括坪林老街、坪林茶業博物館及茶文化體驗。坪林是北部重要茶鄉,尤其以文山包種茶聞名。

烏來區景點介紹

新北市烏來區的歷史可追溯至清朝中葉,當時泰雅族人自桃園復興區遷至烏來,並建立部落。地名「烏來」源自泰雅語「Ulay」,意指「水很燙要小心」,因為該地的溫泉。烏來的景觀以自然環境和溫泉文化為特色,旅遊推薦包括烏來老街、溫泉、烏來瀑布及烏來台車,並吸引遊客來體驗山櫻花和溫泉的美麗。

永和區景點介紹

新北市永和區源自1958年,由地方耆宿楊仲佐先生命名,寓意和諧與團結。永和的景觀特色結合人文遺產與現代都市風貌,推薦景點包括永和老街、楊三郎美術館、世界宗教博物館,以及當地豆漿文化。藝術街和綠寶石河濱公園、仁愛公園提供了獨特的文化和休閒體驗,讓遊客感受從傳統農業到現代都市的變革,並享受片刻寧靜。

中和區景點介紹

新北市中和區的發展歷史可追溯至清代,當時是平埔族的居住地,地名「中和」源自日治時期,取自「中坑庄」與「漳和庄」合併而成。中和融合了人文遺產與現代都市景觀,著名景點有中和老街、白馬寺、圓通寺及八景如尖山晚渡。中和從工業區轉型為商業與住宅區,同時保有豐富的眷村文化與歷史遺址,吸引遊客探索其多樣的文化與自然特色。

土城區景點介紹

新北市土城區的發展歷史可追溯至清代,當時是平埔族擺接社的活動地帶,並在乾隆初年由漢人開墾。為防原住民騷擾,築建了「土牆」,因此得名「土城」。土城區內具有豐富的工業發展,尤其以煤礦業為主,並逐漸轉型為高科技工業區。土城的景點較少,但具有獨特的工業文化和自然景觀,吸引遊客探索傳統農業到現代工業的變革。

三峽區景點介紹

新北市三峽區的發展歷史可追溯至明末清初,當時漢人沿淡水河和大漢溪進入開墾,地名「三角湧」源自三條河川匯集的水利環境。三峽曾是北台灣水運貿易的重要樞紐,物產包括染布、樟腦和茶葉,並以河運貿易繁榮發展。三峽景觀特色包括自然環境和豐富的人文遺產,旅遊景點如三峽老街、清水祖師廟和歷史文物館,展示了傳統與現代的結合,吸引遊客體驗區域的變革與文化氣息。

樹林區景點介紹

新北市樹林區的發展歷史可追溯至鄭成功來台後開始開墾。早期地名「風櫃店」源於乾隆年間當地的打鐵店,後來因大漢溪氾濫,先民在高地種植林木,商人稱之為「樹林」。清朝時期,樹林區分為十四個莊。樹林區的景觀特色結合了自然環境與人文遺產,旅遊景點包括樹林老街、樹德宮等,並以「紅露酒的故鄉」著稱。

鶯歌區景點介紹

新北市鶯歌區的發展歷史可追溯至清朝時期,當時稱為「鶯歌石庄」,源自北面山脈的鷹狀巨石。早期以農業為主,1684年左右,客家移民開始在此種植茶葉。日治時期,鶯歌的陶瓷業逐漸興起,並成為台灣陶瓷的重要中心,被譽為「台灣的景德鎮」。鶯歌區以陶瓷文化聞名,主要景點包括新北市立陶瓷博物館及當地社區。

三重區景點介紹

新北市三重區的發展歷史可追溯至明鄭時期,地名「三重」源自清朝乾隆年間,當時先民沿淡水河開發,依開墾順序分為三重埔,並迅速發展成繁榮城鎮。三重區擁有豐富的工業發展和人文景觀,主要景點包括新北大都會公園、先嗇宮等,並且曾是全台黑膠唱片的發源地。

新莊區景點介紹

新北市新莊區清朝時期稱為「興直堡新莊街」,因位於觀音山下而得名。地名「新莊」意指「新興的街莊」,由於淡水河的河港便利,成為北台灣最早開發的地區之一。在乾隆嘉慶年間,新莊曾是繁榮的商業中心,擁有「千帆林立新莊港,市肆聚千家燈火」之美譽。隨著淡水河河道淤積,新莊的發展一度停滯。如今,新莊區以其工業發展和人文遺產為特色,主要景點包括新莊廟街、廣福宮、新莊文藝中心等。

泰山區景點介紹

新北市泰山區的發展歷史可追溯至清代,當時稱為「山腳」,並由泉州安溪人開墾。泰山於清朝屬淡水廳八里坌堡,日治時期為新莊街管轄,戰後於1950年成立泰山鄉,2010年改制為泰山區。區內擁有豐富的文化與自然景觀,主要景點包括泰山巖、明志書院等,這些地點展示了泰山的歷史與人文特色。

林口區景點介紹

新北市林口區的發展歷史可追溯至清代,當時名為「樹林口」,由平埔族八里坌社的活動地發展而來。林口區擁有豐富的自然環境與人文遺產,旅遊景點包括林口舊街、茶文化體驗與現代化的新市鎮。林口曾是台灣茶業人才的培養中心,並隨著新市鎮重劃逐漸轉型為觀光產業,成為輕移民的典範區,吸引遊客體驗這片充滿活力的土地。

蘆洲區景點介紹

新北市蘆洲區歷史可追溯至清代,當時名為「河上洲」,因地勢低窪常發生水患。日治時期屬新莊郡鷺洲庄,並以香花種植為主。戰後,蘆洲於1947年與三重分治,1998年升格為縣轄市,2010年成為蘆洲區。區內擁有豐富的工業與文化遺產,主要景點包括蘆洲李宅、湧蓮寺及保和宮。近年來,蘆洲發展為重要的衛星城市,吸引遊客體驗其歷史與現代變遷。

五股區景點介紹

新北市五股區的名稱源自於早期由五人合股開墾的「五榖坑」,後來簡化為「五股」。該區曾為違章工廠集中地,但近年來成功轉型為永續循環基地。景點包括觀音山、凌雲寺及歷史建築守讓堂,展示豐富的工業與文化遺產。五股區結合自然景觀與現代工業,吸引遊客體驗傳統農業到現代工業的變遷。

八里區景點介紹

新北市八里區的歷史可追溯至約7,000年前的大坌坑文化,當時已有原住民族活動。地名「八里坌」源自凱達格蘭族的八里坌社,後改為「八里」。在清代,八里是淡水河口的重要通商港口,但隨著港口淤積,逐漸轉型為農漁業區。景點包括十三行博物館和大坌坑遺址,展示了豐富的考古和人文遺產。隨著台北港開發,八里區的觀光產業逐漸興起,吸引遊客探索其歷史與自然景觀。

淡水區景點介紹

新北市淡水區的歷史可追溯至清代,當時名為「滬尾」,因位於淡水河出海口而得名。隨著港口的發展,淡水成為重要的國際商港,並吸引外籍商人和傳教士,形成獨特的異國風情。日治時期後,交通設施的改善使其現代化。近年來,淡水隨著淡海新市鎮的開發,成為新興的住宅區。景點包括淡水老街、紅毛城、淡水海關碼頭等,結合了自然美景和豐富的文化遺產,提供獨特的文化和觀光體驗,尤其是夜市和小吃,如淡水阿給,吸引大量遊客。

三芝區景點介紹

新北市三芝區的發展歷史可追溯至清朝,當時稱為「小雞籠社」,為凱達格蘭平埔族的活動區。清朝時期,漢人開始開墾並設立聚落,後來改為「三芝莊」。三芝的發展與其丘陵地形和溪流密切相關,主要以農業為主,特別是水稻、甘藷和茶葉的栽培。景點包括八連溪休閒步道、三芝石板屋等,並以其梯田景觀和農業文化吸引遊客。

石門區景點介紹

新北市石門區的發展歷史可追溯至清朝康熙年間,當時因境內的海蝕洞形狀像石門而得名「石門山」。隨著時代變遷,清代屬淡水廳,日治時期改為「石門庄」,並成為天然紀念物。石門區以其豐富的自然景觀和人文遺產著稱,主要景點包括富貴角燈塔、麟山鼻風景區、海蝕石門及嵩山百年水梯田,提供了美麗的海岸風光與農業文化體驗。